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 Home
  • About
  • Services
  • Our Legal Team
  • Cases and Legal Knowledge
  • Comment
  • Contact us
  • …  
    • Home
    • About
    • Services
    • Our Legal Team
    • Cases and Legal Knowledge
    • Comment
    • Contact us
    Legal Consultation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 Home
    • About
    • Services
    • Our Legal Team
    • Cases and Legal Knowledge
    • Comment
    • Contact us
    • …  
      • Home
      • About
      • Services
      • Our Legal Team
      • Cases and Legal Knowledge
      • Comment
      • Contact us
      Legal Consultation
      broken image

      法律版Google創辦人遭重判!震撼法界

      · Legal Knowledge
      broken image

      法律版Google創辦人遭重判!震撼法界

      素有「法律版Google」聲譽的Lawsnote七法公司,遭法源資訊公司提告,利用「爬蟲技術」竊取資料,上週遭到新北地方法院重判Lawsnote七法公司創辦人郭榮彥四年有期徒刑(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111年度智訴字第8號),讓許多新創業者及法界人士(包括我們)都大感意外。

      關於使用「爬蟲技術」取得資料,到底是否構成犯罪,網路上已有許多討論。我覺得另一點值得分析的,是法院認定郭榮彥構成「意圖銷售而擅自以重製之方法侵害他人著作財產權罪」及「無故取得他人電腦電磁紀錄罪」後,竟量處四年重刑,法院是如何決定判這麼嚴重的?

      首先,法院認定郭榮彥以「爬取資料的重製行為」,同時觸犯了「無故取得他人電腦電磁紀錄罪」(刑法第359條)以及「意圖銷售而擅自以重製之方法侵害他人著作財產權罪」(著作權法第91條第2項),應該論以比較重的後者,才能完整評價犯行。

      著作權法第91條第2項:

      意圖銷售或出租而擅自以重製之方法侵害他人之著作財產權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罰金。

      法院量處之刑度,應落在法條規定的「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法院判處四年,顯然是較接近刑度上線的「重刑」。

      在法院的量刑審酌事由中,法院有具體論述以下幾點:

      1.低價競爭

      七法公司跟法源資訊,屬於同行競爭關係,然而七法公司免費取得法源資訊公司建置的資料在先,後來又推出顯然低於法源資訊公司的價格,違反「商業道德」與「做人最基本的道理-要賺錢請靠自己,不要從競爭同業處爬取資料」。(這是法官的原話!)

      2.誤導消費者

      郭榮彥自己有律師資格,還發表聲明表示七法公司沒有被起訴,「昧著良心與事實」(這也是法官的原話!)來發聲明,犯後態度不佳。

      3.刻意不向法源資訊詢問,取得資料是否違反著作權

      郭榮彥的律師表示,郭榮彥有向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發函詢問,取得的資料有沒有違反著作權,但卻刻意不函詢法源資訊公司,違反義務的程度嚴重。

      4.侵害筆數龐大

      郭榮彥及七法公司侵害法源資訊公司「編輯著作」著作權筆數共98068筆,無故取得告訴人公司電腦電磁紀錄的筆數共331524筆,足見造成之損害鉅大。

      5.否認犯行

      郭榮彥具有律師資格,在審理過程中,對於自己的犯行沒有表現出任何「愧疚」或「良心不安」,也從未當庭表示道歉,法院無從做出有利之認定。

      由法院上開的理由可以得知,本案法院對於郭榮彥犯後態度十分重視,從被起訴後發聲明誤導消費者、到法庭上陳述的內容,都做為量刑的參考,而且顯然是偏向不利的方向。

      然而,法院似乎認為郭榮彥、七法公司有義務向法源資訊公司詢問取得資料有無違反著作權,這樣的見解頗值得商榷:身為競爭對手,發函詢問對方自己的商業行為有無侵害對方的權利,對方肯定不會給予友善客觀的回覆。白話文就是誰會這樣去向對方發函呀。

      可以想見,本案被告一定會提起上訴,無論是是否構成犯罪、以及構成犯罪後應量處的刑度,都還會有一番爭論,值得關注。

      Previous
      告人告輸,就一定是誣告嗎?
      Next
      在辦公室最害怕發生的事?
       Return to site
      Cookie Use
      We use cookies to improve browsing experience, security, and data collection. By accepting, you agree to the use of cookies for advertising and analytics. You can change your cookie settings at any time. Learn More
      Accept all
      Settings
      Decline All
      Cookie Settings
      Necessary Cookies
      These cookies enable core functionality such as security, network management, and accessibility. These cookies can’t be switched off.
      Analytics Cookies
      These cookies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our website and help us discover errors.
      Preferences Cookies
      These cookies allow the website to remember choices you've made to provide enhanced functionality and personalization.
      Save